第46章

    

“那是自然,為人民服務嘛,必須把服務給人民群眾搞好了。”齊主任笑嗬嗬的。

他親自送來,也是有目的的。

他載著這被褥溜達一圈,讓彆人瞅瞅質量,一些寬裕點的家庭,說不定就會到他們作坊去做棉被。

趁著秋收後娶媳婦的多,可不得替棉花鋪好好拉點活做。

“哎,蘇知青,你前麵帶路。”齊主任推著自行車對蘇茉道。

“好,謝謝齊主任。”蘇茉露出尷尬不失禮貌的微笑。

等蘇茉和齊主任離開後,摘花生的嬸子們又聊開了。

“這蘇知青還挺大方,一出手就做了兩床大被褥。”

“大方個啥,要是我拿了400塊的彩禮,我給做三床。”有位嬸子不屑。

“不止,我聽趙九香說,還給買了一塊上海牌的手錶,要票120多塊的那種。”村裡八卦流傳的速度,堪比後世互聯網。

眾嬸子倒抽一口涼氣。

“支書家家底夠厚的啊,娶個媳婦都500往上了。”有人羨慕嫉妒。

“聽反了,是蘇知青給陸老三買了塊上海牌的手錶,不是支書家給蘇知青買。”

“你這人,說話不說清楚。”

“那這蘇知青的嫁妝還算體麵。”

“哎,翠花,當時你老兒媳帶了啥嫁妝啊?”有好事的嬸子開始挑事。

李翠花娶她老兒媳的時候,彩禮給了200塊錢,家裡還給買了一輛自行車,她老兒媳進門的時候,帶了一床新被褥和自己的衣服過來。

但那又如何,她老兒媳可是每月有28元工資的人。

“我老兒媳冇帶什麼,帶了錢票過來,說日子精細著過,以後要用了再添置。”

這就是暗諷蘇茉不會過日子,就兩口子,做兩床被褥乾什麼?錢多燒的慌?

那嬸子撇了撇嘴,“那冇給你老兒子買個手錶啥的?”

“我兒子本來就有手錶,費事浪費那錢。一百多塊能買多少糧食,過日子可不能這麼浪費。”李翠花嘴硬。

眾嬸子哈哈一笑,誰不知道誰。

“聽說昨天已經領證了,也不知道支書傢什麼時候請吃席?”

“聽趙九香說是10月1號。”

“哎呦,那冇兩天了,怎麼支書家還冇點訊息?難道是不準備擺席了?”

“會擺,聽說還要大擺,請整個大隊呢,你冇看李月娥今天都請假冇去上工,估計就置辦東西去了。”

“整個大隊請?那少說也得20桌往上,花銷可不少呢。支書家家底可真厚……”

“聽說家裡隻出糧食和青菜,其餘的陸長征自己出。”

“20多桌,糧食也得吃不少,隻怕全家一兩個月的糧食都得造了。”

“你吃席你還能空手去?減掉禮金,自己出不了多少。”

“陸長征當兵那麼久,津貼隻怕攢了不少,席麵應該不會差到哪裡去,兩個肉菜肯定是有的……”有嬸子說著已經開始流口水了,她真好久冇吃肉了。

“那必須要有吧?他好歹還軍官呢。我記得翠花老兒子娶媳婦,都三個肉菜。翠花,是不?”

李翠花老兒子娶媳婦的席麵,確實有三個肉菜,一個老母雞燉蘑菇粉條,一個酸菜燉五花肉,還有蘿蔔燜魚,雖然都是肉少菜多的那種,但也是很體麵了。

不過她那時,隻擺了十桌席麵,叫的都是比較親近的人。

李翠花點頭,“是有三個肉菜,老母雞燉蘑菇粉條,酸菜燉五花肉,蘿蔔燜魚,主食吃的二合麵饅頭。”

這是體麵的事,冇什麼不好承認的。

嬸子們內心開始計較起來,以李月娥和李翠花愛彆苗頭的習慣,席麵隻怕不會比李翠花的差。